编码器电缆是连接编码器、伺服系统与控制单元的核心传输媒介,专为高精度信号传输设计,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领域。其核心功能是保障信号传输反馈的完整性,同时抵御电磁干扰(EMI)和机械应力,确保设备位置反馈的精准性与稳定性。
电缆设计优势:
● 高柔性:
优选电缆导体、绝缘、护套及其他辅件材料,优化电缆导体绞合结构(符合VDE 0295/CLASS 6类导体标准,多股精绞集束)以及芯线绞合(双绞成对,线对采用短节距复绞成缆)结构,保障电缆具备优异的柔性和韧性,保障电缆特别适用于具备拖链的编码器系统,满足频繁往复弯曲移动下的编码器信号传输反馈连接应用;
● 信号传输能力强:
特殊的双绞型芯线绞合设计,电缆具备优异的差分信号传输能力,降低线间串扰,满足编码器系统下的连接安装应用;
● 抗电磁干扰性能优异:
铝箔麦拉/镀锡铜丝编织层作为电缆屏蔽设计,可按需设计单层或双层的分屏+总屏或总体屏蔽结构,以应对电磁干扰,保障编码器信号不受电磁干扰影响,提升信号传输反馈的稳定与准确;
● 耐工况环境性能:
贴合工况的选择特殊改性弹性体材料或进口聚氨酯材料作为电缆外护层,满足不同编码器系统下对与之配套电缆的耐磨、耐油污、防水、耐酸碱腐蚀、耐UV、耐日光老化、防开裂、抗机械疲劳、耐热阻燃等性能需求,为不同场合环境下的编码器系统用缆提供保障。

电缆主要参数:
额定电压:300/300V;300/500V;
测试电压:2000V;
弯曲半径:7.5xD(移动安装);
温度范围:-10~+70℃(更广温度范围应用需求,可按需定制);
符合认证:CE RoHS;

编码器电缆作为精密信号传输的关键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设备精度与生产效率。用户需根据应用场景选择适配的电缆类型,充分考虑电缆规格大小、弯曲半径、行程距离、工况环境需求等等,并结合定期维护延长使用寿命,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